- 【商報】跨境經濟合作“提速” 廣西潛力引關注
- 發表時間:2016年06月16日 11:31來源:中新網廣西新聞
摘要提示:廣西“兩會”正在召開,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廣西將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推動邊境貿易轉型升級,打造中國面向東盟合作開發大通道。
中新社南寧1月26日電 廣西“兩會”正在召開,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廣西將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推動邊境貿易轉型升級,打造中國面向東盟合作開發大通道。
本月上旬,中國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以深化中國同周邊國家和地區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國國家層面賦予廣西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三大要職。
經過多年的開放發展,廣西與東盟合作機制初現。廣西北部灣正積極申請自貿區資格,上海自貿區經驗早已在當地復制試行。中國首個東盟貨幣服務平臺、首個人民幣與越南盾特許兌換業務試點、中國首家跨境保險服務中心在邊境城市“瓜熟蒂落”。
廣西政協委員、廣西社科院院長呂余生認為,在廣西打造“升級版”沿邊經濟的發展藍圖中,吸引東盟國家參與共建跨國、跨境經濟園區具有更強的融合度、開放度,可凝聚強勢優勢產業聚集,促進雙邊經貿及友誼。
中越兩國正攜手在廣西沿邊地區升級跨境合作。當前正在邊境地區推動建設東興-芒街、憑祥-同登、龍邦口岸-茶嶺、河口-老街4個跨境經濟合作區,以利用雙方互為原產地的產品市場及豐富的勞動力市場,從事跨境出口加工貿易,實行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政策,擴大邊境口岸開放。
在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中方的7個重點發展加工制造的配套產業園區正在加快布局建設,并已吸引越南、臺灣等資金參與合作。
廣西沿邊縣靖西去年12月撤縣建市,成為中越邊境最年輕口岸城市和與越南邊貿交流新管道。
靖西市市長郝玉松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靖西市未來的發展藍圖中融入諸多跨境元素,靖西已與越南江河、重慶、茶嶺等多地建立友好城市。
郝玉松透露,中越龍邦—茶嶺跨境合作區已被納入中國“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項目,百色至越南高平國際客貨運輸線路已開通,越南及東盟糧食可從龍邦口岸進入中國市場。
預計至2020年,靖西進出口總額達到120億元,比當前翻一倍。
廣西提速跨境經濟合作信號釋放引起廣西港澳政協委員及東盟華商關注,不少海外人士表示將考慮加大在桂投資,借廣西跨境經濟利好政策趕上“一帶一路”發展快車。
本次廣西“兩會”新加坡特邀貴賓呂建宏表示,在新加坡有不少華商看好廣西沿邊發展機遇,并籌劃與廣西方面接洽,在廣西共同建設東盟科技孵化基地,培育國際人才,服務雙邊經貿,實現雙贏。(完)
刊于菲律賓《商報》